經歷了改革40年,我們緊固件產品從低端的“垃圾貨”,近幾年在行業內產品中算不上上乘,但質量與規模、品種規格上已成為世界較大的緊固件出口和生產基地。
根據2018年底統計數據顯示:
緊固件出口數據:2013年我國緊固件出口額為39.47億美元;自2016年歐盟緊固件出口形勢出現好轉,2017年出口額為50.54億美元,同比上升11.30%;2018年出口額為54.12億美元,同比增長7.1%。
緊固件內銷數據:從緊固件用鋼數據上,緊固件的專家們預測了2018年國內緊固件內銷額約在760~780億元,比2017年共增長4~5%。
看到上面這些數據,想必會對這個數據產生有疑問,2018整個世界經濟處于下滑,緊固件產業仍是上升?不是2018倒掉了一大批企業嗎?
是的,2018國內緊固件生產企業一下子蒸發了一半,正是這一半的低劣產品的生產者消失了后,給“中國緊固件”產品在世界的質量與口碑上有了扭轉;給存活下來的企業帶來了更多的訂單,還有得益于國家的一帶一路帶來的“紅利”享受,更因我們的企業中,不少企業開始自主研發,攻破了國內一些領域原依賴進口緊固件,現在是國產化帶來的業績。
所以,2018我們緊固件生產企業還是一個豐收年。2019我們緊固件產業會如何發展與應如何發展呢?
出口產業
我們做外貿的企業,這兩年已經感受到“狼來了”,因為,在海外貿易中,我們一直被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各種手段在前沿產業的競爭與貿易打壓,可謂前有堵截,更悲催的是我們的身后還是后有追兵(越南,印度,東南亞,東歐等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
如此艱辛的海外出口貿易,2018年我們的外貿什么依然是上升呢?
2018中國(嘉興)緊固件產業博覽會上來自67個國家與地區近五百人的采購蒞臨,而帶單來的59家采購企業基本是來自一帶一路國家,如:俄羅斯、巴基斯坦、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以色列、文萊、烏克蘭及肯尼亞等;
日本及英國、法國、美國的采購是一些定制的非標緊固件和沖壓件。
所以,2019我們的緊固件出口方向依然是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基礎建設、道路建設和機械緊固件是這些國家需求量大的類型。當然,我們自主的研發緊固件和定制緊固件將會是我們中國緊固件長久的立本之路。這些緊固件企業在貿易中不要忘了創立自己的品牌與維權意識。
內銷產業
從我們國家的發展與現狀看,2019這些緊固件產量將會是增漲點:
1、電子行業。隨著我們的5G商用,華為的光芒已經無法被世界任何國家遮擋,隨之將帶熱中國的通訊業、無線產品與科技電子產業。
2、航空產業。2019隨著國內5處航空生產基地的誕生,民用飛機、直升機、無人飛機、農用飛機、航模等這些將會使航空緊固件的產值大幅提升。
3、汽車緊固件。2018我國汽車產銷量增速放緩,預計2019汽油汽車產量會下滑,然而隨著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誕生,如上海、浙江、安徽、江蘇等新建的電動汽車工業園的生產,釋放出汽車生產的增量,而新能源汽車普遍將推進汽車的更換與銷量。
4、鐵路緊固件。到2025年18條高鐵的建設。
5、智能緊固件。這是一種運用科技與網絡在傳統制造工藝上進行的創新與改變的緊固件,隨著核電的使用和推廣,這種緊固件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緊固件使用領域所接受與重視。
6、定制緊固件。
其實我們緊固件內銷市場還非常大,尤其是一些前沿緊固件領域內,如汽車緊固件的生產上,那些關鍵部件:缸蓋螺栓、連桿螺栓、輪胎螺栓由于材料的原因,汽車生產廠家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還有諸如航天航空緊固件的輕量化、環保、長壽命等方面要求的不斷提高,緊固件生產企業的裝備還將要繼續更新改造,這些高附加值的緊固件,對我們行業來說,這是挑戰與商機。
我們的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相比,我們的水平差距仍然較大,我們的裝備差,工藝革新慢,表面處理水平等等,導致我國緊固件行業低水平產品生產能力過剩,而優良緊固件產品供不應求。
另外,我國的緊固件用鋼的品種、規格、質量尚不能滿足緊固件行業的要求,致使本該在冶金工業中解決的工序被轉移到緊固件企業中,目前有少數企業能夠憑借自身較強的綜合實力解決此問題。所以,我們在自主創新能力上有待提高;產品開發能力上有待提高;裝備與檢查水平還有待提高,而且這些不是一蹴而就就能達到的領域。
緊固件是被寓意為:工業之米。任何時候、任何階段,任何國家與任何人,我們都離不開緊固件產品。正所謂沒有淘汰的緊固件行業,只有淘汰的緊固件企業與產品,我們的行業2019依然每天、每月、每年都會有企業面臨淘汰出局,也會有新技術、新工藝的企業誕生。作為與您并肩的媒體,我們更希望我們身邊的企業能成為優良企業,品牌企業,這樣,我們就不怕“前有圍堵”的國家,因為商業是市場說了算,更可以讓那些“后有追兵”仰視著“中國緊固件”!
|